导航菜单

学术学风

“学术新秀”与“良师益友”评选

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评选于1996年开始,由校研会在研究生院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的指导下统筹组织各院系研会开展活动。“学术新秀”评选是加强我校研究生学术建设、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树立教书育人典范,加强师生交流,清华大学从1998年起开展研究生“良师益友”评选活动,由全校研究生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辛勤育人、为人师表的优秀导师代表。

博士生学术论坛

清华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自2002年3月30日正式启动。在历届博士生论坛的筹备和正式活动中,始终体现着百年清华“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理渗透”的优良学术传统。在21年的发展历程中,博士生论坛先后举办了690余期,开展了28000场各类学术报告,参与覆盖了校内外师生逾8万人,先后有包括杨振宁、安东尼•莱格特、梶田隆章、薛其坤在内的120余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校内外院士出席论坛并做专题报告,逐渐形成了以校内论坛为基础,专题论坛、跨校联合论坛和国际论坛为重要补充的学术论坛培养体系。2019-2021年,清华大学连续举办三届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GAUC)研究生论坛,来自6个大洲、30多个国家的近800名研究生参与;2020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学生代表回信,“对气候变化这个关乎人类未来的问题有着共同关切,我对此很欣赏”,期待青年们积极作为,努力呵护好全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2021年,清华大学与麻省理工大学联合主办“气候变化青年在行动”中美青年对话,来自中美等7个国家36所高校的71名代表出席,全球青年聚焦全球议题,共话青年使命,彰显世界一流大学担当。

微沙龙

“探臻·微沙龙”于2014年3月创办,旨在在全校范围内促进交叉学科学术交流与成果产出。在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科研院的指导下,经过校研会和各院系研会的共同努力,“微沙龙”打破学科壁垒、推动校内自由讨论学术的氛围由“星星之火”逐渐转为“燎原之势”,众多研究生、本科生以及许多教师开始参与并举办“微沙龙”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人生”与“学术之路”

“学术人生”讲坛于2006年创办,是融思想性、学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系列访谈活动。活动以“探究学术前沿,启迪科研人生”为口号,以“推崇名师,追求学术,感悟人生,点燃理想”为宗旨,曾邀请杨振宁、丘成桐、王大中、吴良镛等24位院士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讲述学术研究方法,探讨科学发展动态和研究前沿,为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学术之路”科研技能讲座于2006年创办,是以“激发科研兴趣,提升科研能力”为目标的系列化学术活动。活动邀请校内外优秀科研工作者,与同学们分享科研方法、论文撰写、汇报展示等技能技巧。讲座着重培养研究生在科研各阶段的可迁移能力,为研究生提供学科内和学科间的学习、交流机会。

THU学术之路工作室

THU学术之路工作室是针对研究生基础课程学习、科研入门基础技能和学术个性化需求,为清华大学研究生同学提供的科研技能定制服务平台。工作室集合了大量专业人士,包括经验丰富的教授们、学术新秀、国奖获得者、学术科研软件达人,将会以最便捷的途径解决研究生同学学术之路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工作室同时开放了Matlab、Python等线上交流群,同学可以在预约服务后入群,与讲师们一起探讨切磋,共同进步。工作室还会每周汇总全校讲座信息与实验平台信息,让同学真正做到学术资讯“一网打尽”。

“巅峰对话”讲坛

清华大学“巅峰对话(TopTalk)”是由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于2013年发起并主办的国际交流论坛。邀请各学科领域诺贝尔奖级学术大师,通过为清华学生搭建和国际顶尖学者深入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科交叉与国际合作,鼓励清华学生勇于挑战学术权威,培养学术创新能力。“巅峰对话”已成功举办58期,共邀请34名诺贝尔奖、6名图灵奖、5名菲尔兹奖获得者与清华学子展开交流,其中包括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杰马里·莱恩,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杰克·绍斯塔克,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希姆·弗兰克 ,2018年菲尔兹奖得主考切尔·比尔卡尔,前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副主席莫汉•芒纳星河等,在校内外引领起敢于挑战、乐于攀登、勇于创新的交流风尚。

“iTalk”

iTalk是2013年新推出的展现清华人勇气与自信的大型英语演讲类学术活动。iTalk旨在向清华学子提供一个向全校、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自己、增进交流的舞台,同时展现清华在科研、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独特魅力。每期iTalk演讲者上台前都会由专业的英语团队对其进行演讲培训。

相关推荐: